中医不问只把脉-中医不问病情把脉就能知道

中医把脉 7

今天给大家分享中医不问只把脉,其中也会对中医不问病情把脉就能知道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文章信息一览:

为什么中医一把脉什么病都能知道?

1、其实他并不是只把了脉,从你进入他的视线起,他就已经进入了望诊的阶段,你进入他的嗅觉范围时,他就开始了闻诊,从他开始跟你说第一句话时,就是问诊的开始,最后一步才是把脉,也就切。 这就是中医诊断的“望、闻、问、切”四***宝。

2、中医把脉的方法是:用中间三个手指定位在寸、关、尺三部上,依次测出浮、中、沉三候脉象,一只手测三部九候,双手共测六部十八候,测得“沉浮迟数”二十八脉象。

中医不问只把脉-中医不问病情把脉就能知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在我国古代,由于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比较保守,因此西医只能用把脉来诊断病人的病症。甚至会在脉搏上放上一个手绢来避免肢体接触,甚至还有悬丝诊脉的方法,中医在瞧病时都要先将手放在病人的手腕上,按一会儿就是俗称的把脉,根据脉象的表现来判断身体的情况。

4、故能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当脏腑、气血发生病变后,必然从脉搏上表现出来,呈现病理脉象,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早期的切脉方法比较复杂,要切按头颈、手、足等多处部位的脉动。以后逐渐简化为只切按手腕部的脉搏,称为“寸口”诊法。

5、中医诊治疾病需望闻问切,辩证论治。切脉只是其中的一部。古代一些中医对疾病的认知有限,只能大致分类,不很准确。切脉可以知道人心脏搏动的强弱,节律是否整齐,进而判断人体体质的强弱程度,切脉过程中能观察面容,闻到病人体味所以能诊治一些疾病。

中医不问只把脉-中医不问病情把脉就能知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把脉就是切诊。西医是不会的啦。脉诊部位分寸关尺。两手各有寸关尺。合而六脉。天龙八部里段誉不是练了六脉神剑吗?就是寸关尺。每部又分浮中沉。总称三部九候。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并统括了胸以上及头部的疾病。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并统括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的疾病。

为什么中医把脉就能知道什么病?

1、其实他并不是只把了脉,从你进入他的视线起,他就已经进入了望诊的阶段,你进入他的嗅觉范围时,他就开始了闻诊,从他开始跟你说第一句话时,就是问诊的开始,最后一步才是把脉,也就切。 这就是中医诊断的“望、闻、问、切”四***宝。

2、中医有 “望闻问切” 四诊,而把脉诊作为主要的诊断方法也是有原因的。脉象,能比较全面和准确地体现出患者脏腑的问题。可以说,这是判断疾病的 发病位置、性质和邪正盛衰,推断病程进退预后 的重要依据。一名中医师如果能在脉诊上具备高深的造诣,那么其他三诊也绝不会逊色。

3、中医看病是望、闻、问、切四诊结合,从整体上来诊治疾病,单用一种诊断方法的思想是不可取的。人体的信息不仅仅表现在脉象上,有的还反映在肤表、声音、嗅味上等。仅凭脉象是单一的、不全面的,容易产生误差。

中医把脉,不用问病人,能知道是什么病吗?

1、中医的把脉是可以辨别病人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但不是绝对的。首先通过望、闻、问诊对疾病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再通过把脉验证,最后确定你的病是属于什么证。中医是对症治疗而不是对病治疗。中医为什么会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呢?原因就在于此。

2、中医诊断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得到证据对疾病进行诊断的,把脉是在望闻问的基础上对病情轻重的进一步判断。只把脉断病是对病人不负责任的。

3、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病”的概念。现代的人们,大多把“病”定义为西医的各种诊断病名。而中医所说的“病”,是利用中医术语来描述的。———两者大不相同。好的中医师,仅凭把脉,是有可能对患者作出“中医诊断”的,但很难给出准确的“西医诊断”。

4、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痰饮。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

5、绝对可以。但是现在的中医大多数是庸医,瞎摸。我本人也只是略通一二,业余的。浙江的情况我不知道,但是找良医良师,一定要心诚,亲自去找,靠“跟师”来判断是否为良医。还要有恒心毅力。如果没有的话还是看看《黄帝内经》,理解透了中医也就掌握了。

关于中医不问只把脉和中医不问病情把脉就能知道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医不问病情把脉就能知道、中医不问只把脉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