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面部神经***-中医面部针灸的作用
文章信息一览:
- 1、面部神经怎么治疗
- 2、面神经麻痹中药及针灸治疗方案
- 3、面瘫针灸扎哪里
- 4、透刺「面三针」治面神经麻痹
面部神经怎么治疗
面部神经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药物治疗: 早期激素治疗:面神经炎早期,通常建议使用激素治疗,如***等,使用时间一般为710天,以减轻面神经水肿和炎症反应。 活血化瘀和营养神经药物:可以通过静脉点滴活血化瘀和营养神经的药物,促进面神经的恢复。
面部神经的治疗,主要以物理治疗,配合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为主,目前营养神经药物有谷维素、维生素B腺苷钴胺,也可以应用神经妥乐平,以及神经生长因子如苏肽生等。对于物理治疗,可以***用***,通过专业的***师进行面部的***治疗,可以***面部神经,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面部神经的症状。
抗病毒治疗:由于面部神经炎多是由病毒侵袭引起的,因此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以抑制病毒的***和传播。 营养神经治疗:为了促进面部神经的恢复,需要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可以肌肉注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同时口服甲钴胺片,这些药物有助于神经的修复和再生。
面神经炎可以治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面神经炎是面部神经的炎症***变,主要症状包括面部肌肉无力、疼痛、面部麻木等。治疗面神经炎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药物治疗:抗炎药物:使用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来减轻神经炎症,缓解病情。
面神经麻痹中药及针灸治疗方案
针灸处方包括阳白透鱼腰、太阳透下关等多个穴位,留针30分钟,并可配合TDP照射。中药治疗:颅内型面瘫可配合中药内服,如升降散和小柴胡汤加双花、连翘等药材。辨证治疗:辨经络脏腑:颅外形面瘫多属外邪客犯经络,颅内型则可能涉及胃气虚而复感外邪或肝胆郁火等问题。
面神经***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中药和针灸是常见的选择。中药方面,牵正散是首选方剂,通过调整气血、疏通经络,达到治疗面神经***目的。此外,外敷药物也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多种药物如马钱子粉被广泛应用。马钱子粉外敷在治疗面神经麻痹中据说效果显著,然而需注意的是,马钱子具有极强的毒性。
在治疗面神经麻痹时,可以考虑使用“三白五虫汤”。该方剂经过多次临床验证,疗效显著,通常患者服用10至15剂后即可恢复健康。具体药物成分包括:白芍20克、白芷15克、白附子6克、僵蚕15克、蝉蜕15克、炒地龙15克、全蝎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钩藤20克、黄芪30克、蜈蚣(另包)2条。
药物治疗:对于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如为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治疗,同时使用营养神经、B族维生素等药物注射或者口服治疗。对没有禁忌症的病人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中药治疗:早期使用清热解毒祛风通络中药,急性期后使用活血通络益气等方法,配合西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加快康复。
面瘫,也称为面神经麻痹,是由于面部肌肉的运动神经受损而导致的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的疾病。中药在治疗面瘫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需要结合个体情况和具体病因来进行辨证施治。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当归: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理气血的作用,有助于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和神经的恢复。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
面瘫针灸扎哪里
面瘫针灸治疗主要***患侧。以下是详细解释:患侧为主:针灸治疗面瘫时,一般主要***患侧。这是因为面瘫通常是由于患侧神经发炎、损伤或水肿,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
面瘫针灸主要取穴就是以面部穴位为主,还有双手双下肢。面部取穴主要取阳白、攒竹、上星、头维、百会然后迎香、地仓、颊车、人中、翳风、听宫、听会,还有面瘫对侧的合谷穴,还有双下肢的太冲穴,这样综合起来一般针灸10天为一个疗程。
面瘫从针灸取穴来讲,大方面是近部取穴和远部取穴:近部取穴,因足阳明胃经循行于面部,有些常用穴位或者平时科普中提到比较多的穴位,病人自己可能也有印象,如阳白、攒竹、丝竹空以及太阳、四白、迎香、下关、地仓、颊车、承浆等。
针灸治疗面瘫时应根据面瘫的不同阶段选择相应的***治疗部位。一般医学上根据面瘫部位分为患侧和健侧,针灸治疗主要***患侧,因为患侧神经发炎损伤、水肿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如果面瘫持续时间比较长,引发肌肉偏瘫、肌肉无力,从而发展至肌肉张力过大,出现倒错。
远端取穴可以取手足穴位,根据经络的循行路线选择穴位。还可以扎健侧的面部和手足穴位。
面瘫经常扎面部、颈部穴位,首先是地仓穴,地仓穴在人体左右面部各有,位于口角外侧,向上是直对瞳孔。面部的颊车穴很好找,咬牙时,在咬肌鼓起来特别硬的部位是颊车穴。常用的是印堂穴,印堂穴位于前额部,两眉头连线正中间下方穴位。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在两眉毛中间。
透刺「面三针」治面神经麻痹
」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盛灿若从医60年,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湛,擅用透刺「面三针」治面神经麻痹,均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笔者曾随师学习,现将此疗法介绍如下。 选穴 面三针:面瘫1:地仓穴下1寸;面瘫2:相当于大迎穴;面瘫3:大阳穴下1寸。
面神经麻痹针灸扎哪部分,跟面瘫发病时期有关。临床上根据病症的发展,将面瘫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也称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面瘫发病全过程均可***用***治疗,各个时期的取穴和***方法不同,它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
面部穴可用透刺法,据透刺之两穴间距离选针。并以针尖到达止穴后再刺入0.3寸左右为宜。进针时,宜迅速点刺破皮,然后慢慢送针,不可提插捻转,针身与皮肤成10~15度交角,针尖指向止穴。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贴附在皮肤上,感觉针尖和针身的位置、方向和深浅。
第一组阿是穴,以28或30号毫针进3针,分别自皮下透向睛明、地仓、颊车,施捻转手法,平补平泻,运针1~2分钟后,出针,然后在针处拔火罐10~15分钟。第二组,在患侧地仓进2针,沿皮透刺至承浆;再从颊车进针2支沿皮透刺到听会和大迎穴;太阳进针2支,沿皮透刺至丝竹空和四白穴,留针20分钟。
首先,地仓穴常用于治疗面瘫,也称面神经麻痹、嘴角歪斜、漱口漏水、鼓腮漏气等症状,通过针灸地仓穴可以有效缓解。其次,地仓穴与颊车穴配合使用,进行透刺法治疗,对于嘴角流涎、中风后口角流吐沫以及老年患者嘴角流口水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关于中医针灸面部神经***,以及中医面部针灸的作用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