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针灸胃阴不足-胃阴虚扎针灸有用吗

中医针灸 11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中医辩证针灸胃阴不足,以及胃阴虚扎针灸有用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文章信息一览:

中医护理:胃脘痛患者的病因及辨证施护

1、胃脘痛发生的原因,有病邪犯胃、肝胃不和,脾胃虚寒等几个方面。1)病邪犯胃:外感寒邪,邪犯于胃,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皆使胃寒而痛。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易感受寒邪而痛发;又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内生湿热,或食滞不化,可以发生热痛或食痛。

2、饮食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原则。 戒烟酒、浓茶、咖啡。忌食辛辣、肥甘之品。情志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其保持乐观情绪。 临证(症)施护: 胃痛发作可遵医嘱用***止痛。 呕血、黑便者,按血证护理常规进行。

中医辩证针灸胃阴不足-胃阴虚扎针灸有用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脾胃虚弱:素体脾胃不足,中阳不振,寒自内生;或久病伤及脾胃,致使胃阴不足,胃失濡养,胃气不和,均可引起胃痛。引起胃痛的病因虽然不同,但总的皆因胃气失于和降,“不通则痛”。其不通的原因有寒、热、食滞、血瘀等不同的临床表现。

4、以暴饮暴食、胃饱胀痛、厌食拒按、嗳腐酸臭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消食导滞,调理气机。 湿热阻胃证 胃脘热痛,胸脘痞满,心烦,口苦,口黏,头身重着,食少,嘈杂,***灼热,大便不爽,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滑数。以胃脘热痛、胸脘痞满、心烦、口苦、粪黏、***灼热为本证的辨证要点。

5、引起胃痛的病因虽然不同,但总的皆因胃气失于和降,“不通则痛”。其不通的原因有寒、热、食滞、血瘀等不同的临床表现。 辨证论治 本病有治法多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原则,并需审证求因,分别不同情况,配合疏肝、消食、温散、益气诸法。

中医辩证针灸胃阴不足-胃阴虚扎针灸有用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何改善胃阴不足

1、土金双倍汤 [主治]健脾益肾,降气安胎。[处方]人参9克,苏子9克,茯苓9克,谷芽9克,巴戟天9克,菟丝子9克,白芍9克,白术15克,薏苡仁15克,山药15克,神曲6克,砂仁1粒,甘草0.6克,柴胡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2)凉膈饮 [主治]养阴清胃。

2、你好,胃阴不足主要治法是养阴清热,益胃生津。临床主要是用益胃汤加减。沙参20克,麦冬20克,生地黄克,玉竹12克,地骨皮12克,石斛30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川楝子12克,延胡索12克。你可以问一下医生,这个应该是有成药,你可以去药店看看。但是一般情况下汤药效果更好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3、您好,您的病情详细了解,很高兴为您解可以适当饮用大枣泡茶饮用。多见于胃炎引起。有条件医院详查确诊。针对不同病因正规治疗为好。不建议盲目治疗延误病情。

失眠竟是脾胃惹的祸?中医辨证治疗,帮你走出失眠困扰

失眠是很多人比较常见的问题,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上班族以及学生党每天睡眠都是不足的状态,所以也会导致很多人都有失眠的症状,失眠其实是需要我们内调的。那么,一般中医治疗失眠是怎么治疗的呢?中医治疗失眠有哪些方法呢?中医治疗失眠中医认为,失眠病位主要在心,并涉及肝、脾(胃)、肾三脏。

岁的谢女士,自述2年前因产后大出血逐渐出现难以入睡,需3-4小时才入睡,梦多,睡眠浅易醒,前段时间因小孩生病,思虑过度,加上忙碌压力大导致失眠加重,需4-5小时才入睡,伴有头晕,面色少华,纳差,大便溏稀,月经量少;观其舌可见舌淡、苔薄。中医辨证为心脾两虚,治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调经。

针灸对失眠是有一定的帮助的,通过有医师资格的针灸医生,进行中医辨证论对症针灸穴位治疗,***穴位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针灸有利于改善睡眠,但这要看针灸师的水平如何。

中医怎样辨证失眠和神经衰弱?失眠中医又称为“不寐”,目不瞑等,轻症称为“少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中医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将失眠分为心胆气虚证、肝火扰心证、痰热扰心证、胃气失和证、瘀血内阻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七个大类。每个分类均有其对应的主症和次症,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就医,由医生面诊后选择对应的方药或中成药。

关于中医辩证针灸胃阴不足和胃阴虚扎针灸有用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胃阴虚扎针灸有用吗、中医辩证针灸胃阴不足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