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处方调理-中药调理处方

中医调理 10

文章信息一览:

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的中医治法及其处方有哪些?

1、越鞠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主治]行气解郁,活血化瘀。[处方]川芎10克,苍术12克,神曲15克,焦栀子10克,柴胡10克,柿蒂6克,半夏10克,当归12克,生地12克,赤芍10克,红花6克,泽兰10克,泽泻10克,荷叶10克,枣叶6克,蒲黄10克。[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降脂益肝汤 [主治]祛痰化浊,活血通络。主治脂肪肝。[处方]福泽泻15克,淡海藻20克,生山楂20克,大荷叶15 克,法半夏10克,陈皮6克,草决明15克,紫丹参15克,广郁金12克,生牡蛎30克,莪术10克。肝阴不足加炙鳖甲10克,龟板10克。肝区隐痛加醋柴胡10克,八月扎12克,生三七粉2克。

中医处方调理-中药调理处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主治]行气疏肝,活血化瘀。[常方]肥气丸和鳖甲丸加减。[处方]青皮12克,当归须10克,苍术15克,莪术12克,三棱10克,鳖甲30克(先煎),积壳10克,大黄9克,木香10克(后下),桃仁12克。[方义]肥气丸是专治肥气积于肝脏的系列成方,历代虽各有差异,但多以疏肝理气活血散结为主。

补气血健脾胃中药方剂有什么

1、桂圆含有维生素的A,补气养血补肝益肾健脾养胃,葡萄糖和蔗糖等,而且具丰富的铁质。桂圆汤,桂圆酒等食物,相当推荐孕妇和产妇食用,是颇佳的补血料理。 补血的水果有大枣 大枣大家都很熟悉吧,它可是补血的优良水果哦,大枣的营养价值很高。枣是一种滋补性很强的食品,它含丰富蛋白质、醣分等。

2、北芪口服液,中药方剂名。由黄芩、纯蜂蜜构成。具备补气血健脾胃的作用。用以性子不够引发的表虚盗汗、四肢乏力及病久孱弱。

中医处方调理-中药调理处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香砂六君丸 功能主治: 益气健脾,和胃。用于脾虚气滞, 消化不良 ,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成分:木香、砂仁、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制)、生姜、大枣。

4、[方十五 ]大枣 10 ——15 个,粳米 2 两。加水,二者一起煮粥。本方补气血,健脾胃,对于胃虚食少,脾虚便溏,气血不足,以及血小板减少、贫血、慢性肝炎、营养不良有较好疗效。[方十六 ]粳米 2 两,新鲜牛奶半磅。先以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牛奶再煮为粥。

5、益气补血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它由多种中药材组成,具有补气血、养心安神、调理脾胃等功能。在古代,《伤寒杂病论》提出了益气补血汤的概念,作为治疗气血两虚的主要方剂之一。益气补血汤的主要成分包括:当归、人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枸杞子等。

调理脾胃的传统药方

白术散 [主治]人参、白术为主药,健脾益气,以葛根益气生津,藿香、木香芳香醒脾,行气而健胃,茯苓健脾利湿,甘草益气。对于有阴津损伤之基础,而见脾胃气虚之消渴,颇为贴切。[处方]人参1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炙甘草3克,藿香10克,葛根20克,木香6克。[用法]制成散剂或水丸。

【中药处方】(1)陈皮半夏汤 [主治]健脾益胃,补气。[处方]陈皮、半夏各10克,党参15克,白术、茯苓、苍术各10克,砂仁8克(研末,冲入药汤内服),木香7克,扁豆10克,山药12克,甘草7克。[用法]水煎服,1剂分2次服。(2)骨脂豆蔻汤 [主治]健脾温胃。

归芪建中汤合良附丸加减 [主治]脉虚弱。[处方]炙黄芪20克,炒白芍10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高良姜10克,香附10克,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细辛5克,炙甘草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早晚各1剂。(2)健脾养胃汤 [主治]胃脘部隐隐作痛、喜暖喜按、泛吐清水、食少纳呆、便溏。

胃阴虚证有哪些中药处方?

[方剂]益胃汤:玉竹、沙参、天冬、麦冬、炒白芍、干地黄、西洋参、川 栋子、粳米(小米亦可)、生甘草。[用法]加减:吞酸嘈杂较甚(或有溃疡病史者)加吴芋、川黄连、乌贼骨、煅瓦楞;纳食不佳者加鸡内金、谷麦芽,消食健胃;有胃下垂者加生芪、太子参、当归、枳实,补中升提。

可以治疗胃阴虚代表方剂:益胃汤:沙参9克麦冬15克冰糖3克生地15克玉竹5克。治疗胃阴虚的药物:山药,玉竹,石斛,沙参,麦冬,生地,生麦芽,谷芽,香稻芽。

治则:滋阴养胃,健脾益气。处方:山药、党参、黄精、玉竹、石斛、荷叶、柴胡、扁豆、佛手、焦三仙等。水煎,日1剂,分3次服。

中医调理肾虚的应该开什么药方?

金匮肾气丸 [主治]脾肾阳虚型高脂血。[处方]干地黄24克,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牡丹皮9克,桂枝3克,附子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3)山楂降脂饮 [主治]消肉积,补肾安神,活血化瘀,软化血管。

熟地山药汤 [主治]温阳补肾,健脾暖胃。[处方]熟地、山药、萸肉、炮姜、冬术、五味子、肉蔻、补骨脂各若干。[用法]水煎,1日1剂,早晚分服。(2)山药茯苓汤 [主治]温补脾肾,行气化滞。

生地黄饮 [主治]肾阴虚兼有气虚者,临床伴困倦、乏力、气短等见症。重用二地、二冬、石斛补肾益肺、滋阴生津,以人参、黄芪补气生津,枳壳及枇杷叶肃降肺气,泽泻导虚火下行,甘草配合参芪兼调和诸药。

滋阴降火汤。[主治]滋阴降火,清咽解毒。[处方]熟地12克,玄参12克,黄柏10克,射干10克,丹皮10克,青果10克,牛膝6克,山慈菇10克,地骨皮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2)三黄玄参汤 [主治]清热解毒,滋补肺肾。

常用中药有哪些处方及其功效是什么?

止咳汤 [主治]清热肃肺,化痰止咳。[处方]桑叶10克,杏仁12克,前胡10克,枇杷叶10克,款冬花10克,金银花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主治]水煎服,每日l剂。(2)麻杏射胆汤加减 [主治]清热肃肺,化痰止咳。

【中药处方】(1)清胃散 [主治]清胃泻火、凉血养阴。[处方]生地15克,当归8克,丹皮12克,川连6克,升麻9克。[用法]水煎温服。

用于感冒的中药治方,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柴胡汤,银翘散。风寒,风热:桑菊饮。急性气管炎:麻杏甘石汤。风寒:败毒散。性肠梗阻:大承气汤,温脾汤。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 四逆散,逍遥散。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半夏泻心汤。感染性疾病:白虎汤。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决明子、黄芩、菊花、柴胡、泽泻、白芥子、车前子。[用法]口苦胁痛甚者,可加茵陈、虎杖;纳呆腹胀者加生山楂、莱菔子;胸胁刺痛者加丹参、赤芍。(1)清脂汤 [主治]湿热郁结型高脂血。

关于中医处方调理和中药调理处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药调理处方、中医处方调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