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现场教学把脉-中医现场教学把脉***

中医把脉 13

文章阐述了关于中医现场教学把脉,以及中医现场教学把脉***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文章信息一览:

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哪里?

现在常用的是寸口诊法。诊脉部位是手腕内侧,腕后高骨(桡骨茎突)旁,桡动脉搏动处。高骨对应的桡动脉搏动部位是关部,关之前为寸部,关之后为尺部。寸关尺的称呼,最早见于《内经》,寸口诊法发展于《难经》。寸、关、尺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在左手,寸对应心,关对应肝,尺对应肾(肾水)。

中医四诊法中对脉学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切。中医四诊法指的是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望诊:是用肉眼观察病人外部的神、色、形、态,以及各种排泄物(如痰、粪、脓、血、尿、月经和血带等),来推断疾病的方法。

中医现场教学把脉-中医现场教学把脉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普通人摸不出来的脉象的差别,不等于专业医生不能够摸出。中国古代的医生由于把切脉当做诊断病情的重要依据之一,自然会在这上面下大功夫,并且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最后可以到达炉火纯青的地步。几千年来中医把“切脉”作为诊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说明对“寸、关、尺”的脉象是可以感知并且辨别的。

切脉 ,是中医诊查脉象的方法。又称脉诊、诊脉、按脉、持脉。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即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它也是中国最早创用的诊断技术。那么如何了解切脉呢?中医告诉我们想要学切脉,须从脉象入手。正常的脉象,亦名常脉,又称平脉或缓脉。

把脉的原理,用现代的科学术语来说,就是全息理论,寸关尺的气血状况可以对应全身的气血状况,所以通过寸口,可以推出整个躯体的气血状况。其实不光是寸口,一只耳朵,一只手,一个脏器,一个细胞也可以看作是全身的一个缩影,都有诊断价值。

中医现场教学把脉-中医现场教学把脉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医“把脉”的原理是什么?

中医诊脉的原理是:脉搏的产生与心脏的跳动、心气的升降、脉络的通利以及气血的盈亏和各脏腑的协同作用直接相关脉象可以反映全身脏腑功能和身体的整体情况。因此,脉诊可以辨别疾病的部位和致病性,预测病因和病情,判断疾病的预后和结局。

中医把脉的原理其实就是掌握心脏跳动的频率来判断病人的身体状况,就跟现在的西医会利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跳,然后记录心率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中医不需要接触外在的工具,完全凭借自己的医学知识就可以判断出来,所以从把脉就可以看出病人的心气的盛衰以及血气的盈亏状态,比西医会更直观一些。

中医认为,左右手的“寸关尺”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左手“寸关尺”代表“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代表“肺脾肾(命门)”,所以中医把脉要两只手都把。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开始学习分析脉象啦! 中医将脉分为三十种,普通人没必要都了解,这里只介绍几种常见的脉象:浮沉、力度、粗细、快慢、停跳。

原因是脉诊显示的线索是非常有限的。脉诊,即切脉,俗称号脉,是通过接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在此,脉就是脉象的意思。脉象能传递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信息,是窥视体内功能变化的窗口。

关于中医现场教学把脉和中医现场教学把脉***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医现场教学把脉***、中医现场教学把脉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