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如何把脉-中医如何把脉?

中医把脉 8

今天给大家分享中医入门如何把脉,其中也会对中医如何把脉?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文章信息一览:

中医把脉入门必背口诀

把脉口诀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骨蒸发热,脉数而虚, 热而涩小,必殒其躯。劳极诸虚,浮软微弱, 土败双弦,火炎急数。诸病失血,脉必见芤, 缓小可喜,数大可忧。瘀血内蓄,却宜牢大, 沉小涩微,反成其害。遗精白浊,微涩而弱, 火盛阴虚,芤孺洪数。三消之脉,浮大者生; 细小微涩,形脱可惊。

中医入门如何把脉-中医如何把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脉诀全部口诀:左寸脉长心火盛,心烦失眠并多梦。左关脉长肝气逆,胸肋胀满带呃逆。左尺脉长奔豚证,少腹攻冲常作痛。右寸脉长满逆定,肃肺降气法宜用。右关脉长土郁病,呃逆呕吐胃胀痛。右尺脉长肾气强,根固柢深体健壮。

二十八脉记忆口诀如下:太阳为头继手阳明,少阳之外三阳荣;太阴手厥少阴荣,少阴之外督脉通。阳明胃经大肠满,少阳胆经肝为根;太阴脾拆扰经心包荣,少阴心肾二为尊。厥阴肝经足厥阴,阳跷阳维阴跷泉;太阳膀胱光明会,手太阴肺经旅基旦商尝真。

浮脉口诀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沉脉口诀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迟脉口诀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中医入门如何把脉-中医如何把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学把脉应该看什麽书?想了解一下中医知识,不知道应该从什麽书开始看...

从四大经典开始:主要看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

你好。你可以先看《中医基础理论》,再看《中医诊断学》,然后方剂学,学完这些,一些基本常见病就没问题了。网上也有很多***教学,中基和诊断学的。

建议看《临证脉学十六讲》,比较靠谱一些。没有说玄乎的东西。姚梅龄老师的。

《中医基础理论》要学,然后《中医诊断学》配合《濒湖脉学》一起学习,如果条件允许去其他中医那见习一下,学会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想学精比较难。一般把脉象分成28种,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注意:《濒湖脉学》是一定要好好研究的。

推荐入门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都有十二五规划教材,还有一些网上的教学***可以搜来看。但脉诊主要还是实践,看的病人要多。想学医,不是件容易事啊。

有一本书叫《频湖脉学》,是比较正宗经典的学习诊脉的书。另外不要买所谓的某专家经验,某教授秘籍这类的东西,中医讲究经典,现在人出书很多是为了谋利,不是权威。建议看《伤寒在病论》(陈修远注释的那版),《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

关于中医入门如何把脉和中医如何把脉?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医如何把脉?、中医入门如何把脉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