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中医针灸配方书-针灸配方歌诀

中医针灸 7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史上最全中医针灸配方书,以及针灸配方歌诀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文章信息一览:

中医针灸概述

《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记载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详细的论述。

针,是指***;灸,是指艾灸。针灸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①***的方法目前一般选用不锈钢针作为针具。针具及医生的手要经过消毒,患者平卧并选择好穴位进行***。

史上最全中医针灸配方书-针灸配方歌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

中医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来治疗疾病。针灸具有鲜明的汉族文化特色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族医学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史上最全中医针灸配方书-针灸配方歌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哪本书对针灸最有用?

1、宋以后:《针灸大成》《针灸聚英》《针灸资生经》明清针灸学著作,理论方面较为成熟和成系统。尤其是手法方面,达到了一个全盛时期,此时期著作临床层面影响力大。现在传统针灸临床实际上是在沿用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

2、《董氏奇穴针灸发挥》:这本书由董景昌先生亲传***根据董老生前的遗愿编写,系统总结了董老的针灸奇穴,是学习董氏针灸的必读书籍。

3、世界最早的针灸专书——《针灸甲乙经》公元256年,晋代医学家皇甫谧,克服疾病缠身的重重困难,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历代针灸学的经验,写出了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皇甫谧出身在富裕家庭,到他这一代已破落,家贫如洗。

初识针灸(学医心得之二)

1、继《针灸甲乙经》之后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针灸专著——《针灸大成》,由明代的针灸***杨继洲撰著问世。此书是在《针灸甲乙经》基础上,总结录入了唐宋至明代针灸学的发展成果,此时针灸穴位已增加到六百五十九个,针灸理论和针法技术也进一步完善,全被杨继洲收录于此书,故名《针灸大成》。

2、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针灸推拿学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针灸推拿学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3、所以我在实习这段时间会看西医的书,不会执着于只看中医,看神经病学或者神经解剖及神经定位诊断才知道,针灸学其实并不难,并不那么难懂,神经这块可真是不好学,到现在我对神经的理解和认识还是一塌糊涂,脑子里像浆糊一样,始终没有形成体系,知识始终是零散不系统。

中国古代针灸医书

魏晋时代的皇甫谧在魏甘露间(公元256~260年),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中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去其重复,择其精要,编撰成《针灸甲乙经》。晋代名医葛洪撰《肘后备急方》,所录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从而使灸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针灸甲乙经》,又称《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黄帝针灸甲乙经》。***用分部和按经分类法,厘定了腧穴,详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深度与灸的壮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西晋·皇甫谧撰写,共12卷,128篇,成书于公元282年。

在深入钻研时,他发现晋以前有关针灸的医书文辞古奥,且“文多重复”,于是他按照“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的标准编撰出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

《青囊书》是华佗最为著名的医学著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外科学专著之一。该书主要讲述了外科手术的技术方法和治疗方案,包括治疗创伤、疝气、瘤疮等多种疾病。《素问》则是华佗所著的一部重要医学经典,全书共分为21篇,内容涵盖了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包括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

《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皇甫谧。皇甫谧,字士安,小时名静,晚年自称玄晏先生,西晋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县朝那镇)人,著名医家。40岁时,他患了风痹病,十分痛苦,在学习上却仍是不敢怠慢。抱病期间,自读了大量的医书,尤其对针灸学十分有兴趣。

他读了《内经》、《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医书后,就在自己身上扎针,有些穴位刺不到就叫儿子进针。就这样,靠***、拔火罐、***,治好了自己的风痹病。从此,他更努力钻研,决心效法古人整理针灸典籍,要把有用的医术继承下来。他叫儿子、学生一起工作。

求推荐入门医书

1、《中医基础理论》、《医学入门》(明 李梃)、《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难经》、《中医学导论》、《思考中医》(刘力红)、《周易与中医学》(杨力)、《中医运气学》(杨力) 等等。

2、读完《中回医基础理论》和《黄帝内经》入门以后,我就找了《中医诊断学》和《针灸学》来看,再看就能看懂了,而且相当实用。因为我只是作为爱好,所以没有去看《中药学》,后面都是杂七杂八的看点“药膳”、“中医气功推拿”之类的东西。

3、我推荐你阅读《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经典之一,它是中医理论的基石,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医学思想。这本书主要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涵盖了人体构造、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的内容。阅读《黄帝内经》可以让你对中医的整体框架和核心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4、中医入门级的书,我会推荐《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作的序,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细细的体味几十遍,然后有所得,能够感悟到距今一千八百年左右,张仲景写这本书籍序时的心境,你就开始朝着真正的中医之门迈步了。

请问古代医书大全有什么,按时间顺序排列

1、《伤寒论》——东汉张仲景所著。该书被历代奉为中医的经典著作。书中所运用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中医诊治疾病的规范。所记述的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治经验,对中医临证医学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所记载的大量复方,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被后世称作“众方之祖”。

2、如:古波斯(伊朗)由拉·阿·阿尔哈姆丹(1247~1318)编写的一部波斯文的医学百科全书《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十三世纪~十四世纪初)一书中,就有王叔和的名字,其中脉学方面的内容也与《脉经》相似。

3、《本草纲目》把动物药类按虫、鳞、介、禽、兽、人的次序分类叙述,反映了作者“从贱至贵”,从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观。本草纲目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是取之不尽的中华医药学知识宝库,素享“医学之渊海”、“格物之通典”之美誉。

4、由内、外、妇各科病证。《辨证录》,综合性医书,14卷,清代陈士铎撰。约成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内容包括内、外、妇等各科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7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并说明方药作用,以及配伍关系。

5、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还有服器部。《本草纲目》共分为16部62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

6、西周的毛公鼎的铭文达500字,因人们多把古代这种铸之铜器上的铭文看作古代“原始书籍”形式之一,故多数书史家认为,它也是古代书籍装帧的一种形制。竹简竹简是纸发明前最具代表性的书籍形制。

关于史上最全中医针灸配方书和针灸配方歌诀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针灸配方歌诀、史上最全中医针灸配方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