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中医调理-血瘀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调理 12

今天给大家分享血瘀中医调理,其中也会对血瘀中医辨证治疗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文章信息一览:

胃腑血瘀证有哪些中药处方?

1、桃仁墨鱼汤 [原料]桃仁30克,墨鱼1条,盐适量。[做法]将墨鱼洗净切块,连骨与桃仁一起放煲锅内,加适量水煲汤,汤成后加盐调味即可。[功效]理气活血化瘀。适宜于瘀阻络型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人食用。(7)鲜藕鸡蛋羹 [原料]三七粉3克,鲜藕1节,生鸡蛋1枚,猪油、食盐各适量。

2、消气粉末 [单方]鸡内金10克,香橼皮10克。[用法]共研细末,每服1~2克。[功效]治食积胃脘疼痛。(3)五灵脂末 [单方]五灵脂、炒蒲黄各90克。[用法]共研末。饭前冲服9克,每日2~3次。[功效]消化性溃疡气滞血瘀证。(4)姜黄炒香附 [单方]姜黄18克,炒香附15克。

血瘀中医调理-血瘀中医辨证治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处方]中脘、三阴交、肓俞、足三里、血海。[做法]中脘、足三里、肓俞为一组。三阴交、血海为一组,每日一组交替应用,7~10天为1疗程。每个穴均用泻法,即出针时摇大针孔,迅速出针不按针孔。

4、苦辛通降汤 [主治]胃脘疼痛,痛及左腹,且感胀满,嗳气,吐酸,不思纳谷,脉弦,舌苔薄。[处方]川黄连、砂仁各6克,苏叶、木香、陈皮、清半夏各10克,枳壳12克,茯苓、焦楂、槟榔各15克,麦芽20克,甘草3克。[用法]每日1剂,浓煎取汁250毫升,分3次服。连服2周为1疗程。

5、[功效]治血瘀胃痛。止血愈疡剂 (1)大黄粉 [单方]大黄粉适量。[用法]每次3克,每日3~4次,温开水冲服。[功效]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出血者。(2)三七白及大黄粉 [单方]三七粉3克,白及粉5克,大黄粉5克。[用法]混合均匀,每日3克。[功效]适用于胃脘痛瘀血证,呕血黑便者。

血瘀中医调理-血瘀中医辨证治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针灸治疗 慢性胃扭转:属肝胃不和者,选合谷穴、太冲穴和天枢穴用泻法,足三里穴和中脘穴用补法;脾胃虚寒者,加脾俞穴、胃俞穴用补法,或加艾灸;中焦气滞,脾胃不和者,取双侧足三里穴、天枢穴和中脘穴。***方法:每日1次,留针30 min,10次为一疗程。

中医如何治疗血瘀症。吃什么中药好

1、注意:血虚者,无气滞血瘀者慎用,孕妇禁用。4 降香化瘀止血 降香性辛温,入肝,脾经。本品辛散温通,能化瘀止血,适宜于各种瘀滞性出血症,亦可用于跌打损伤所致的内外出血之证;治刀伤出血,可单味研末外敷,也可与收敛止血的五倍子共同研末,外敷伤口。

2、你好。血腑血瘀,可见胸闷气短,四肢无力,头痛背痛,失眠等症。气滞不通血淤方面可以进行中药活血行气化瘀调理,另外是平时不要经常久坐不动。中药建议:中药推荐当归,川穹,丹参,桃仁,红花,鸡血藤,淮牛膝,陈皮,木香,制香附等。

3、治胁肋刺痛,可与桃仁、柴胡、大黄等同用,如复元活血汤;配木香、苏木、乳香、没药等药,为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之要药,或制为红花油、红花酊涂擦。配伍清热凉血透疹的紫草、大青叶等,可治瘀热郁滞之斑疹色暗。水蛭味咸、苦,性平;归肝经。本品 善破血逐瘀消症,血瘀重症每用 。

4、针对血瘀体质的调理,中医主张活血化瘀,促进气的流通,从而改善血瘀的症状。血瘀体质的人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四肢无力、头痛、背痛、失眠等症状。 治疗血瘀的方法是活血化瘀,同时兼顾补气。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通过增强气的功能可以促进血液的正常运行。

5、气虚血瘀是指的体内的气虚,血液淤滞会导致人感到很多的不适。

6、气滞血瘀是可以通过吃药的方法来解决,但是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懂得用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气滞血瘀吃什么中成药改善效果好。方法/步骤 第一方面:口服药物治疗可以服用槟榔四消丸,开胸顺气丸,舒肝丸,元胡止痛片,当归片,血府逐瘀汤等药物治疗。最好是能够去看看中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治疗。

关于血瘀中医调理,以及血瘀中医辨证治疗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