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脾胃虚-中医推拿脾胃虚弱

中医推拿 11

文章阐述了关于中医推拿脾胃虚,以及中医推拿脾胃虚弱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文章信息一览:

夏天是脾胃最为脆弱的时候,哪几个穴位按一按,轻松护脾胃?

腹哀穴位于腹部中线,肋骨下缘处。通过用手指触摸,可以感受到微微的颗粒感。***这个穴位时,可以用手指关节轻轻摩擦,避免过度用力。持之以恒的***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缓解消化不良。 鸠尾穴位于胸骨联合下方。适度的***此穴,有助于缓解脾胃虚弱。

最后一个就是中脘穴,这个穴位那就了不得了,这个穴位就在肚脐上面四指,这就能够找到中脘穴,中脘穴不光是能够治疗脾胃,还能够疏通你的经脉这就是与其他地方不同的,对于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明显,也是同样会出现酸胀感。

中医推拿脾胃虚-中医推拿脾胃虚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足三里这个穴位可以说是保护脾胃的一个大穴位了,如果腹部出现不舒服的感觉,或者是有腹胀情况的话,都可以按足三里来治疗。足三里在外膝盖下面三寸的位置,穴位***不需要太精准,只要大概一个位置就可以了。

老年人脾胃虚弱怎么推拿?

1、艾炙推拿,***足三里、脾俞等穴道,艾灸足三里、脾俞,或进行腹部***,比如在脐周做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推拿,也对减轻脾虚病症有所帮助。

中医推拿脾胃虚-中医推拿脾胃虚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脾虚之***调理 捏脊调理 捏脊疗法早在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通过捏脊可以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其健脾和胃的功效明显,对因脾虚所导致的消化不良、小儿疳积、厌食、腹泻、便秘等症状效果佳。

3、烹调***用汤、粥、羹、膏等形式,以利于脾胃消化和吸收。要注意食有节制,防止过饱伤及脾胃。另外,还要多吃一些豆类或豆类制品,如黄豆也有健脾益气作用,豆浆等对脾胃虚弱的小儿颇有益;赤豆有健脾补血作用,特别适合脾虚兼有贫血的人。

调理脾胃虚弱***这些穴位

1、板门穴位于小儿拇指掌侧的大鱼际处,***板门穴具可以宽胸利膈、消食化痰,对小儿消化不良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具体推拿方法为:将小儿的手掌握住,掌心向上,使大鱼际处暴露,***时用右手拇指腹着力,按揉大鱼际处50次。

2、***疗法 [取穴]印堂、太阳、一窝风、迎香、中脘、足三里等。[操作]患者仰卧位,医者用两手拇指自印堂穴开始,交替上推至前发际30次,然后,自额中分抹至两侧太阳穴30次,按揉双侧太阳穴1~3分钟;揉一窝风穴1~3分钟。

3、公孙穴——摆平脾胃疾患及调经大穴 定位取穴:位于足内侧缘,在第一跖骨基地部的前下方。主治功效:此穴具有健脾胃,调冲任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急性胃炎,胃痉挛,胃溃疡,消化不良,腹水,急性肠炎,痢疾,膈肌痉挛,月经不调,心肌炎,足跟痛等。

4、④揉阴陵泉穴:双手扶于双膝,用拇指按压阴陵泉穴(胫骨内铡下缘)旋转揉20次。⑤揉足三里穴:两手拇指按压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左右旋转按压30次。⑥揉公孙穴: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的公孙穴(足内侧,第一跟骨下缘),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公孙穴。

关于中医推拿脾胃虚,以及中医推拿脾胃虚弱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