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谈春季养生-中医药春季养生

中医养生 37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中医谈春季养生,以及中医药春季养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文章信息一览:

春夏秋冬养生原则是什么?

四季养生原则 养生是现代人比较注重的一个问题,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息风、养阳防风,而夏季养生应当重在养心安神、保健脾胃。从一年四季来说,应当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顺应春夏养阳生发的季节特点进行养生,而顺应季节的养生,又应当从饮食、起居、运动和情志四方面来养生。

春夏之时,自然之阳气升发,万物生机盎然。养生者顺时而养就应该充养,保护体内阳气,使之充沛,不断旺盛起来。

中医谈春季养生-中医药春季养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秋季养生重视的就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秋季空气干燥,很容易伤害到肺部,感染肺部的一些疾病。所以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就可以更好的养肺润肺了。冬天早睡早起是一种养生习惯,寒冷的冬天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冬天增加睡眠时间有利于体内阳气的潜藏,可以在早上起来用冷水来洗脸,达到醒脑的目的。

《黄帝内经》之春季养生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 养生 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黄帝内经讲春天的养生如下:万物复苏,生发生长 从立春开始一直到立夏为止的这三个月为春季,春季是万物苏醒,生长的一个时节。人的气血也从里向外走,把人体气血从里向外调动的主要脏器,就是肝脏。因此春季是养肝护肝的最好时节。

中医谈春季养生-中医药春季养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春三月,是自然界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季节。《黄帝内经》中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调情怡性以畅升降之机 养生以调神为第一要义,神明则形安。

《皇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原文节选)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中医春季养生谈:养护肝阳很重要?

1、春季肝气旺盛有助升发,中医认为,春天是肝旺之时,趁势合理养肝可避免因暑天酷热而可能导致的阴液受伤,但又不能过于补肝,过补则又会导致肝火过旺,或因肝气升发太过亦或是肝气郁结,反而伤肝。凡养生皆有度,过往或不及都会伤害身体。

2、春天是生长的季节,万物复苏,阳气升腾。同时,春季也是养肝的大好时节。春气与肝气相通,肝主疏泄,性喜调达,只有保持肝脏正常的生理机能,人体才能生机勃发,为一整年的 健康 奠定良好的基础。《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对春季 养生 的论述:“春三月,此谓发陈。

3、春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的时节,此时 养生 应从,秋冬的养阴,逐渐过渡到侧重于养阳,这样才能顺应季节的变化。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阳气升发,与春之阳气相应,根据春天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中医提出了春季养阳的观点。

4、肝阴肝阳相须为用,互相扶持。 肝为刚脏,性情急躁,只有柔润的肝阴可以平复其暴戾不拘之气。而肝阴也依赖于肝阳的正常工作,才能气血化生正常,得到充养。

5、从上述春季养生五要素中不难看出,春天养生贵在养血,养血贵在疏通经络,保持经络通畅最重要的是保护肝胆。日常最简单易行又能肝胆保养方法就是坚持早晚各一次用双手敲打胆经,就是敲打自己大腿外侧的胆经、手臂内侧的心包经各36下左右。日积月累,你会明显地感到身轻如燕,胃口舒畅,春困现象明显减少。

中医名家谈养生

【邱玉珍,张雅雯】知名中医师董延龄,现年高龄八十二岁,讲话中气十足,身形挺直,问他如何养生?他说,从八个字着手、做好四件事, 「一动,指运动;一静,指睡眠;一进,指饮食;一出,指排泄」,身体自然健康。

“每天可以做一做‘食后徐行百步走,两手摩胁并胸腹’的 养生 方法。”王琦说,这样可以帮助胃肠蠕动,减少体内垃圾的堆积,保持胃肠通畅。 养生 需因人制宜。王琦所创的中医体质学中强调, 养生 就是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分清体质类型是 养生 的关键。 “ 养生 之前很关键的一步,就是搞清楚自己是个什么体质。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1941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09年当选为国医***。何任的养生经验是:精神上要有修养;身体上要阴阳调和;生活上要适应自然规律;饮食上有所节制;锻炼休息应有常规,不过分疲劳。这样,精神和形体就很健旺,就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正体现了中医养生之精华。

中医在不同季节的养生之道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小暑: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在饮食调养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看,顺应四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从而达到健康养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春属木,生长生发,宜养肝 肝主春,肝喜绿色食物,春天要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加强肝脏的保健,保持情绪乐观,不大悲大喜或暴怒。

秋季养生:秋天属金,宜养肺、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冬季养生:冬天属水,宜养肾、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

此春气之应:这是春天之气的对应、应象。养生之道也:春天是要养“生”,夏天是要养“长”、秋天是要养“收”、冬天是要养“藏”——养的都是不同的气。春天是生机起来的那个气,所以春天对应要“养生”,如果伤生机,就会导致逆之则伤肝的后果。肝木伤了就不能再生火,进入夏季就会出现问题,因为夏天属火。

人之所共知。且于春夏,人们知养阴而不知养阳;于秋冬,人们知养阳而不知养阴。故春夏之际,有因求养阴却伤及阳者;秋冬之时,有因求养阳而伤及阴者。《内经》以世人之多疏忽,而善养生之圣人能识之,故言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从四时阴阳之变,是谓以从其根。

一年四季中医有哪些养生规律?

二是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机能。白日捶背使人头清目明,精神振奋;睡前捶背可安心宁神,催人入睡,对防治失眠有较好效果;三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防癌抗癌。

《黄帝内经》说:“顺天时地利。”这里的“时”,指的是四时阴阳,具体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饮食起居、衣食住行也必须与季节相适宜。《黄帝内经》说:应该根据四季的变化调养精神意志,调养七情六欲。

黄帝内经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口诀是春养肝,夏养神,秋润肺,冬护肾。一年有四季各自为一年四季,每一个时节各不相同,古代人依据其自然法则与人对当然的融入小结为春生,夏长,丰收,冬藏而为养育之道。每一个时节都是有其所相匹配的健康养生规律性。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正确的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自然界四季变化的特点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的理论,四时养生的基本法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四时饮食调养也应遵循这一原则。春天饮食原则:是减酸宜甘、选用辛温之品。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春季 春季自然界一派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景象。因此在精神、饮食、起居诸方面,都必须顺应春天阳气升发,推陈出新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心理调节:春属木,与肝相应。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故春季应心胸开阔,乐观愉快,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

关于中医谈春季养生和中医药春季养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医药春季养生、中医谈春季养生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扫码二维码